当前位置:炫书吧>其他小说>始皇帝> 第358章金融改革,金店与银行(2/2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58章金融改革,金店与银行(2/2)(1 / 2)

秦国家底太厚,实力太强大,根基太浑厚。

秦国打得起,输得起。

到了最后阶段,率先灭齐,还是率先灭楚国,其实没有区别差别不大。

不论是做哪一个选择题,大秦必然是胜利。

区别,也只是死亡士卒多寡,损耗的钱粮多寡而已。

弱者不论做出什么选择,都是错误的;强者不轮子如何选择,都是正确的。

若是在过去,卫缭不会在这个问题上,与秦王政争执一二,这样驳掉君王的面子,让君王面子不好看,纵然臣子是对的,可也会让君王嫉恨,穿小鞋子。

可看着秦王政,悠闲自在,慢悠悠的灭国速度;

卫缭急了,觉得有些事情,还是要着急一二,为秦王而着急,有些事情该加快速度了。

吕不韦听着,已经明白他的心理,不由的笑道:“子缭,你急切了!”

卫缭说道:“我是急切了,可老丞相难道不急切吗!活着的时刻,见证大秦建立无上霸业,胜过死去的时刻,空留遗憾。”

吕不韦沉默了。

他也不是无欲无求。

年轻的时刻,追求金钱,故而从商,成为一代商业巨头;到了后来,又是追求权力,辅助秦异人,成为大秦丞相,文信侯,仲父等;渐渐的放下金钱,放下权力,放下美色,可唯独放不下名声。

古人追求三不朽,他有又何尝不是追求三不朽。

“子缭,你下去做事吧吧!”

吕不韦开口道:“有些事情,会为在秦王面前多说几句话。”

卫缭欣喜道:“多谢老丞相!”

吕不韦说道:“哈哈,这是我们该做的!”

就这样,两人达成利益联盟。

这种联盟的目的,就是加快灭六国的速度。

很多事情,不能拖延下去了。

秦王政不愿意走得快,想要慢悠悠的走路,那就拖着他,加速前进。

卫缭在外,吕不韦在内,加速前进。

……

几天之后,未卫缭离开咸阳,带领门客北上而去。

似乎感觉不安全,秦王政直接让三千人的宫卫军,充当护卫,保护其安全。

顺着渭水东去,直接到了黄河,到了函谷关,然后继续北上,从南边到了赵国。

到赵国后,卫缭开始巡视在赵地。

赵国似乎变化了很多,可似乎又是变化不大。

这里是赵国,赵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这种印记之深刻,不是大秦区区几年可以抹除的。就连秦王也时常用赵国,来称呼这个曾经灭亡的国家。赵国已经灭亡了,可还是活在世人的记忆当中。

赵国这個名词,似乎比邯郸郡更加的深入人心。

为了抹除这些痕迹,秦王政陆续迁移赵国的权贵,豪商,一部分迁移到了关中,一部分迁移到了南阳,南郡,一部分迁移到了汉中,巴蜀等地,想要靠着掺沙子,不断分散的原则,将赵国的贵族变为一片散沙。

此刻,留在赵国的贵族,已经不足三层多了,还是中小贵族为主,在赵国的影响力有限,根本不足以对抗各地的秦吏。

在这里,秦王政用五年免税,恢复民生,让赵国的民众暂时恢复了元气。

赵国民众,对秦王政有了一丝感恩,可在感恩的同时,对于秦人的厌恶,仇恨还存在。

在漫长的历史上,秦国多次伐赵,多次杀戮赵人,尤其是长平之战驻足于四十万赵人被坑杀,这样的仇恨,可谓是血海深仇。很多年轻人,还记得父亲到了长平一去不复返;很多妇人还记得丈夫,到了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。

这样的仇恨,刻在骨子里面。

岂是五年的免税,区区的小恩小惠,可以抹除的。

事实上,有很多的赵人逃亡在山岭当中,逃亡在荒野当中,宁可当黑户,也不愿意当秦民。

这些黑户的数量,占据赵国人口的三层之多。

对于这种情况,秦王政选择了默认。

不只是这些,还有秦吏的贪墨,还有各地赵人官吏的不法,治安的混乱等,也是加剧各种潜在的危险。还有赵人对秦法的不适应,抵制等,也是加了秦国对赵国的统治成本。

秦王政,不得不精简部分的秦律,让民众适应这一切。

有些效果,可效果不太好。

巡视赵地,走走停停,走走看看,大约是一个月后,到了邯郸城。

很多的事情,卫缭算是心中有数了。

到了邯郸之后,卫缭亲自主持,开始修路,首先是赵地的各大郡城,路面进行整修,分着不同的路段,进行整修;接着又是对太行山的一些孔道进行拓宽,拓宽其道路;

接着,就是加强对边境地区,尤其是与燕国,齐国等地区路面进行维修。

在修缮路面的过程当中,还对一些河道进行疏通,拓宽河道。

至于城墙,卫缭本来打算修缮一下,可最后放弃了。

因为没有必要,大秦赫赫武功,进攻为主,根本不需要守城,修城墙干什么。

只有弱国,只有进行防御,才修建城墙。

在施工的过程当中,卫缭亲自当着包工头,直接任命官员,几十万的民工,进行路面的修缮,对其伙食进行管理,更是发放粮票,作为工资。

粮票,也率先成为货币,进入市场流通当中。

在大秦进行徭役,修建一些大型工程是包吃包住,还是给工钱的,工钱在八钱到十钱不等;至于在吃食上,分为两顿饭,一顿为零点五斗粟米,一顿为零点三斗,每年还会发放两套麻衣。

似乎待遇还不错。

可若是真的不错,也不会有天下苦秦久矣,然后干掉大秦。

这些只是律法上的规定,可在实际的执行上,在秦吏的变通上,却是出现大问题,而且问题还很大。

每天两顿饭,一共零点八斗粟米,还是能吃饱饭的,可若是秦吏在里面偷工减料,卡扣伙食,民工是吃不饱的。

工钱为每日八钱,若是粮食价格为二十钱每石,还是不错的。

可随着粮食价格上涨,每石为五十钱,一百钱,甚至是几百钱,一千钱的时刻,这点钱币根本是糊弄人。

在这个时代,钱币永远是软通货,购买力不稳定,忽高忽低。

想要靠着钱币买下粮食,不可能。

卫缭也是看出了其中的猫腻,看出了秦吏的不可靠,担心他们克扣工钱,提升粮食价格,直接亲自来赵地当着包工头,这样的大型工程,若是没有他坐镇,一个不慎就是会成几十万人的民变。

卫缭为防止有钱买不到粮食,直接发行粮票。

只要拿着粮票,就可到府库当中,直接兑换出粮食。

在修建道路的同时,郭淮的金店也开始在赵国施展开来,不再是样子货,而是进入运行模式当中,赵人比秦人更加有冒险精神,也更加善于冒险,在理财上也是趋于激进的策略,很快的开张业务。

而且靠着在各地的存款业务,兑换业务,开始进入盈利当中。

仅仅是一个月,就是收入三万金。

后续的收入会减少很多,可也数量相对庞大。

只是在贷款业务上,郭淮选择暂时放弃。

贷款存在风险,尤其是很多资产的评估上,存在不确定性和很风险性。

在贷款的过程当中,有着太多的贪腐的可能。

虽然金店的经营上,允许亏损。

可这种亏损,本质上是让利于民,而不是某些秦吏和奸商联手吞并朝廷的财产。

秦王政最为厌恶贪墨。

因为贪墨,在洛阳城杀得人头滚滚,接着又是在咸阳杀得人头滚滚,而他有着远大的前途,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钱,将自身陷入死境当中。

曾经他是大商人,掌控大量的钱财,到了现在反而是最不爱财的。

“拜见丞相!”

在帐篷当中,郭淮见到了卫缭。

此刻,卫缭不再是昔日儒雅而高贵的样子,而是穿着布衣,身上满是尘土,脸上也是黑了很多,似乎行走了很多的路,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炫书吧